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切割效率高、同時能夠減少刀具磨損的辣椒除柄機。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辣椒除柄機,主要包括機架、電動機、變速器和除柄機構,所述除柄機構設置在所述機架內部,所述除柄機構包括料筒、轉筒和切割刀,所述料筒通過轉軸設置在所述機架上,所述轉筒通過行星齒輪設置在所述料筒外側,所述切割刀設置在所述轉筒外側。
所述料筒為圓柱形,所述料筒的側面上設置有多個切割孔,所述轉軸設置在所述料筒內部的軸線位置,且所述轉軸通過固定架與所述轉筒的內部固定連接,所述轉軸的左端與所述變速器的輸出軸連接,所述轉軸的右端通過軸承可旋轉的設置在所述支架的右端。
所述料筒的兩端的外側固定設置有環形的中心齒輪,所述轉筒的兩端為內側具有輪齒的齒圈,所述兩個齒圈之間通過多個支撐架連接,所述齒圈與同一側的所述中心齒輪之間通過所述行星齒輪連接,所述行星齒輪具有多個,且所述行星齒輪的轉軸通過軸承設置在所述支架上。
所述切割刀設置在所述料筒和所述支撐架之間,所述切割刀為T形,且所述切割刀主要包括沿所述料筒的徑向方向設置的刀刃和與所述刀刃垂直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通過調節螺栓固定連接在所述支撐架的下方,所述調節螺栓的外側套設有壓緊彈簧。
所述機架上方設置有投料口,所述投料口的下端開口設置在所述料筒的左端開口內部,所述料筒的右端設置有傾斜的第一出料板,所述除柄機構的下方傾斜的設置有第二出料板。
進一步的,所述兩個齒圈之間設置有支撐環,所述支撐環和所述固定板之間連接有所述調整螺栓。
進一步的,所述料筒內部的內壁上設置有多條螺旋狀的送料板。
進一步的,所述控機架的左側底部設置有升降支腿。
進一步的,所述固定板用于所述調節螺栓穿過的通孔直徑大于所述調節螺栓的直徑。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電動機在帶動料筒旋轉時,通過行星齒輪能夠同時驅動料筒外側的切割刀以相反的反向旋轉,提高了切割刀和料筒的相對運行速度,提高了辣椒除柄的效率,同時,通過調整調節螺栓可以使切割刀和料筒的外側面存在縫隙,減少了切割刀的磨損;通過固定板上的調節螺栓設計,不僅可以調節切割刀和料筒的距離,還可以調節切割刀和料筒的角度,便于快速高效切割。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內部主視結構示意圖;
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除柄機構左視結構示意圖;
附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除柄機構立體結構示意圖;
附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料筒立體結構示意圖;
附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切割刀立體結構示意圖;
附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附圖3的A區域局部結構示意圖;
附圖7為本實用新型的除柄機構局部左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機架1、投料口11、第一出料板12、第二出料板13、升降支腿14、電動機2、變速器3、除柄機構4、料筒5、轉軸51、固定架52、行星齒輪53、切割孔54、中心齒輪55、送料板56、轉筒6、齒圈61、支撐架62、支撐環63、切割刀7、刀刃71、固定板72、調節螺栓73、壓緊彈簧74。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下面結合附圖來詳細解釋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
如附圖1至附圖7所示,本實用新型主要包括機架1、電動機2、變速器3和除柄機構4,所述除柄機構4和所述電動機2均設置在所述機架1內部,所述機架1的外側設置有不銹鋼板制成的面板以起到安全防護的作用。所述除柄機構4主要包括料筒5、轉筒6和切割刀7,所述料筒5為圓柱形,所述料筒5的軸線位置設置有轉軸51,沿所述轉軸51的徑向方向上設置有多個固定架52,所述固定架52將所述轉軸51和所述料筒5的內表面固定連接起來,所述轉軸51的兩端伸出所述料筒5的兩側,且所述轉軸51的左端通過聯軸器固定連接在所述變速器3的輸出軸上,所述轉軸51的右端通過軸承可旋轉的設置在所述機架1上,所述電動機2設置在所述變速器3左端的機架1上,且所述電動機2的電機軸與所述變速器3的輸入軸固定連接,所述電動機2能夠通過轉軸51驅動所述轉筒6旋轉。所述轉筒6設置在所述料筒5的外側,且所述轉筒6和所述料筒5之間設置有多個行星齒輪53,所述切割刀7設置在所述轉筒6上。
所述圓柱形料筒5的側面上均勻分布有多個切割孔54,所述切割孔54的直徑為0.5cm,使得辣椒的辣椒柄能夠穿過而辣椒無法穿過,從而將伸在切割孔54外側的辣椒柄除去。
所述料筒5兩端的外側上固定設置有環形的中心齒輪55,所述中心齒輪55的直徑與所述料筒5的直徑相同,所述轉筒6主要包括齒圈61和支撐架62,所述齒圈61具有兩個,所述齒圈61設置在所述轉筒6的的兩端且所述齒圈61的內側具有輪齒,所述兩個齒圈61之間通過四個支撐架62連接,每個所述齒圈61與同一側的所述中心齒輪55之間通過所述行星齒輪53連接,在本實施例中位于同一側的中心齒輪55和齒圈61之間均勻設置有三個行星齒輪53,所述行星齒輪53的轉軸51通過軸承設置在所述機架1上,使得所述行星齒輪53能夠圍繞自身的轉軸51旋轉但是不能圍繞所述轉軸51的中心軸線旋轉。當所述電動機2通過所述轉軸51驅動所述料筒5旋轉時,所述料筒5兩端的中心齒輪55通過所述行星齒輪53驅動所述料筒5外側的轉筒6圍繞所述料筒5旋轉,且所述轉筒6的旋轉方向與所述料筒5的旋轉方向相反。
所述切割刀7設置在所述料筒5和所述支撐架62之間,所述切割刀7的截面為T形,所述切割刀7主要包括沿所述料筒5徑向方向設置的刀刃71和與所述刀刃71垂直的固定板72,所述固定板72通過調節螺栓73固定連接在所述支撐架62的下方,所述調節螺栓73的外側套設有壓緊彈簧74。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固定板72通過三組調節螺栓73與所述支撐架62連接,每組具有兩個調節螺栓73,以保證所述刀刃71的方向始終朝向所述料筒5的徑向方向,從而保證所述刀刃71的切割能力,所述壓緊彈簧74套設在所述調節螺栓73的螺栓桿上,通過所述壓緊彈簧74的彈力將所述切割刀7朝所述料筒5的軸線方向壓縮,同時,可以通過旋轉所述調節螺栓73的螺母調整所述支撐架62和所述固定板72之間的螺栓桿的長度,進而調節所述刀刃71與所述料筒5的外側面的距離,避免刀刃71磨損的同時又能夠保證所述刀刃71的切割能力,優選的,所述刀刃71和所述料筒5的外側面之間距離為2~4mm。對于切割刀的另一實施方式,所述固定板72用于所述調節螺栓73穿過的通孔直徑大于所述調節螺栓73的直徑,這樣可以旋擰固定板72一側的調節螺栓73,使固定板72傾斜(如圖2中最下方的刀刃71),從而使刀刃71傾斜于料筒5的表面,更有利于切割。
所述機架1的上方設置有投料口11,所述投料口11的下端開口設置在所述料筒5的左端開口內部,將辣椒從所述投料口11投入后,辣椒進入所述料筒5的左端。所述料筒5的右端開口處設置有傾斜的第一出料板12,出去出去柄的辣椒從所述料筒5的右端落在所述第一出料板12上,所述除柄機構4的下方傾斜的設置有第二出料板13,被除去的辣椒柄落在所述第二出料板13上。在使用使用新型時,需要將機架1的左側抬高使所述除柄機構4傾斜運轉,所述料筒5內部的辣椒在重力作用下逐漸往右端移動,優選的,將左側抬高8~12°使用,當然也可以根據除柄的效率調整角度,在保證辣椒除柄完全的情況下,增大傾斜角度能夠加速辣椒向右側移動,進而提高除柄的效率。
為了提高所述轉筒6的強度,在所述兩個齒圈61之間的支撐架62上固定設置有支撐環63,所述支撐環63和所述固定板72之間連接有所述調節螺栓73。
為了加速料筒5內部的辣椒向右端移動,在所述料筒5內部的內壁上設置有三條螺旋狀的送料板56。
為了方便調節本實用新型的使用角度,在所述控機架1的左側底部設置有升降支腿14。所述升降支腿14可以為手搖式的升降支腿,所述手搖式的升降支腿主要包括支撐桿和套設在所述支撐桿外側的升降桿,所述升降桿與所述機架1的左端固定連接,所述升降桿和所述固定桿之間通過齒輪齒條機構連接,通過搖動手柄轉動齒輪將齒條升起,從而實現升降桿的升降。當然也可以采用將液壓缸頂在所述機架1的左側底部以輔助調整本實用新型的傾斜角度。
上述雖然結合附圖對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了描述,但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制,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領域技術人員不需要付出創造性勞動即可做出的各種修改或變形仍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以內。
上述雖然結合附圖對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了描述,但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制,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領域技術人員不需要付出創造性勞動即可做出的各種修改或變形仍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以內。
上一條:【辣椒機械】辣椒去除柄機器
下一條:辣椒剪把機的優勢有哪些 |
返回列表 |